请登陆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次氯酸钠是最常用的根管冲洗液,原因是其抗菌能力和快速溶解坏死组织、活髓组织、牙本质和生物膜中的有机成分的能力。最早的次氯酸盐1789年在法国制造,接着就被在医院用作消毒剂。在一战的时候Dakin建议用0.5%的次氯酸钠作为冲洗液。Coolidge接着将次氯酸钠引入作为牙髓治疗的冲洗液。
当次氯酸钠接触组织蛋白,含氮物质后,形成了甲醛和乙醛,将氨基(-NH-)中的氢离子替换为氯离子形成氯胺,这对其抗菌活性有很重要的作用。坏死组织和脓液被溶解,抗菌成分能更好的到达并清除感染区域。
次氯酸钠的作用主要通过皂化反应、中和反应、次氯酸形成、溶解作用、形成高pH值等方式发挥。
对次氯酸钠的过敏反应很少有报道,真正对Na和Cl的过敏反应很少见,因为它们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次氯酸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引起的化脓性反应,但并不会导致过敏反应。但在很罕见的情况下,超敏反应及接触性皮炎会产生。有个案报道医生的眼睛被3.5%次氯酸钠根管冲洗液化学灼伤的。
对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可以进行皮肤测试。可以用NaOCl和CHX。如果过敏,使用其它冲洗液如酒精或蒸馏水,它们对抗生物膜和溶解坏死组织的能力要差很多,但氢氧化钙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加温能促进低浓度次氯酸钠的组织溶解能力。加热的次氯酸溶液从牙本质上去除玷污层的能力也更强。但一旦溶液进入根管,其很快温度会降低到和体温一致。
根管冲洗的次氯酸钠的浓度从0.5%到6%都有应用。不同浓度的建议之间存在争论。一些体外实验表明更高浓度的溶液对于粪肠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更好。另一方面,临床研究显示无论低浓度还是高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在降低根管系统的细菌的作用上是一致的。高浓度的次氯酸钠的组织溶解能力更佳。但在低浓度条件下,增加使用的体积,也能达到同样的组织溶解的效果。高浓度次氯酸钠的毒性更大。然后由于根管系统解剖的限制,高浓度次氯酸钠成功的被应用于根管治疗,有更低的失败率。总之,如果使用低浓度的次氯酸钠进行根管治疗,建议使用更多的体积以及更高的冲洗频率。
器械预备结合消毒剂冲洗根管,可以获得比单独器械预备更低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但是即使配合使用次氯酸钠冲洗,完全从根管系统中清除细菌仍然是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
次氯酸钠的使用时间有不同的报道,有的发现即使低浓度的次氯酸钠使用数秒即可杀灭目标微生物,而其它报道认为要用更长的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根管系统中有机物质的存在情况、牙本质的存在等。因此持续补充冲洗液使其维持合适的作用时间非常重要。对组织溶解和抗菌作用起关键作用的氯离子,在开始与组织接触的阶段消耗很快,大约2分钟。这也是要持续补充冲洗液的一个原因。镍钛根管预备系统加速了根管预备的过程,对于一个给定浓度的次氯酸钠在根管系统中停留的合适时间尚有待研究确定。
如果次氯酸钠被冲出根尖孔,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包括严重疼痛、邻近软组织肿胀、部分肿胀可扩展到对侧以及上唇,根管内大量出血、皮肤和粘膜的大出血、氯气释放刺激味觉和喉咙、上颌窦损伤、可能的激继发损伤、可逆的感觉麻木和感觉异常。管理:告知患者,使用局麻药和止疼药控制疼痛。口外局部压迫冷敷。一天以后,局部热敷。患者每日复诊。使用抗生素并不是必须的,仅在继发感染的风险较高的时候使用。抗组胺类药物也不是必须的。对是否使用皮质醇类激素有争议。后续根管治疗建议使用生理盐水或洗必泰作为冲洗液。 |
|
|
|
|
|